霜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
斗指戌;太阳黄经为210°;于每年公历10月23—24日交节。进入霜降节气后,深秋景象明显,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。
01气候特点:
昼夜温差大:
白天阳光温和,夜间气温骤降,温差可达10℃以上,早晚需注意保暖。
初霜出现:
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开始出现初霜,地表水汽遇冷凝华成冰晶,形成白色霜花。
冷空气频繁:
北方冷空气南下加剧,东北、西北等地已入冬,南方则“秋意正浓”。
节
气
02自然物候:
植物变色凋零:
枫叶、黄栌等树叶经霜后色彩绚烂(如北京香山红叶),但草木逐渐枯黄,落叶增多。
秋收尾声:
北方完成玉米、棉花收割,南方晚稻成熟,部分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。
动物蛰伏:
昆虫减少活动,部分鸟类南迁,自然界呈现“肃杀”之气。
03赏菊饮酒:
霜降前后菊花盛开,古人称“菊月”,登高赏菊、饮菊花酒以祛寒祈福。
04吃柿子:
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可御寒保暖(如福建、台湾习俗),亦防冬季唇裂。
05进补“煲羊肉”:
北方流行吃羊肉或姜母鸭,以温热食材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。
First Frost
农事活动:
北方:抢收大白菜、萝卜等冬储菜,翻耕土地冻死虫卵,准备春麦播种。
南方:收割晚稻、油菜移栽,华南地区需注意防霜冻(如烟熏或覆盖稻草)。
文化寓意: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载:“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”霜降象征天地间阳气进一步收敛,阴气渐盛,提示人们调整作息(如早睡早起)、收敛情志,为冬季“藏养”做准备。
小贴士
养生:
防秋燥(多食梨、银耳)、防秋郁(适度运动)、重点护住颈部、腹部和关节。
诗词:
杜牧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、苏轼“千树扫作一番黄”均描绘此时节独特之美。
霜降,是秋季最后的绚烂,也是寒冬将至的温柔预告~